武汉一线摄影记者手记 | 记录战“疫”一刻 凝聚感动瞬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荆楚大地,阴霾蔓延全国。大疫当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上相机,奔赴抗“疫”一线,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那一幅幅令人感动且又真实的生活瞬间,真实反映了抗“疫”一线人员的工作与生活,以摄影的形式向奋战在一线的英雄致敬。今天就跟随他们的镜头,回顾这次抗“疫”的感动与坚定!

  解放日报赖鑫琳

  “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是摄影记者的内心和意志力”

  在武汉参与抗“疫”一线报道的45天中,赖鑫琳不仅用手中的相机为参与抗“疫”的“白衣天使”造像,更记录了武汉疫情的重大节点、封城下的武汉人民众齐心抗“疫”的事迹。

C:\Users\SE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4985085\QQ\WinTemp\RichOle\R0$(X@C~QKWALPP(STD)EC1.png

  赖鑫琳,现任《解放日报》资深摄影记者,曾供职于《东方早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参与过汶川地震、江苏盐城龙卷风灾难、缅北战事等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作品曾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最具潜力新人”提名奖,第三届上海青年摄影大展银奖,曾入选新华社2014年度(国内)最佳照片、第25、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等

  整装待发,和相机一起参与抗“疫”

  面对这场持久的“硬战”,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除了衣物和各种抗“疫”物资外,考虑到抗“疫”报道的特殊性——每次进入病区后需要对器材进行严格“消杀”,我选择了做工比较扎实、性能比较稳定的佳能相机。

_BH26588.jpg

  赖鑫琳工作照

  在武汉期间,我的报道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首先是和文字记者一起完成指定的采访任务。其次是自己策划的有关纪实影像的选题。最开始出于安全考虑,医疗队不让我们进“红区”,面对重重困难,只能靠耐心去突破,最终我和医疗队彼此建立了信任,拿到一次进入“红区”采访的机会。在“红区”内采访时也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佩戴护目镜,因为护目镜会起雾,视线很差,有时候完全看不清取景器,所以只能凭经验进行无取景的盲拍。在“红区”呆的时间长了会引发一系列缺氧的连锁反应,头痛、恶心,甚至是反胃呕吐,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采访和拍摄的难度。

2020年2月27日,武汉,同济医院ICU病房护士站一片繁忙景象。.jpg

  同济医院ICU病房护士站忙碌的医护人员。赖鑫琳/摄

  冷静面对疫情,白衣天使肩负希望

  3月12日凌晨,我进入了一家医院的ICU采访拍摄凌晨时刻ICU,在那个“异度”空间,生死随时进行交替。其中有一位50岁出头的男性患者情况非常不好,正在进行全力抢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抢救,最后患者的心电图形状变成了直线,滴滴滴的声响至今还在我脑海中回响。

C:\Users\SE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74985085\QQ\WinTemp\RichOle\9EOT2TO5~PB(9QWW(3N3214.png

  2月18日,武昌方舱医院,一位护士在查看患者的体温。赖鑫琳/摄

  最初我有些无法理解和接受医护人员冷静面对生死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铁石心肠”,后来跟一位援鄂的心理医生聊起这个话题,他说重症抢救室的医生护士不得不“铁石心肠”,医学的科学性要求他们不能感性用事,在疫区每天都要面临很多的生死,一个医生如果不具备很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又如何能很好地救治病人?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面对死亡看似“冷静”,却是为了更沉着更有效的去救治下一位病人,给更多人活下去的希望。

2020年3月17日,武汉,各地援鄂医疗队员乘坐扶梯进入站台,踏上返乡之旅。.jpg

  援鄂医疗队员乘坐扶梯进入站台,踏上返乡之旅。赖鑫琳/摄

  从业13年来,我参与过很多突发事件的报道,很多现场的危险是肉眼可见的,但这次武汉战“疫”的报道,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却暗流涌动,病毒的风险无处不在,尤其是在“红区”内,最危险的“敌人”是隐藏着的,我们什么都看不到,不确定性因素特别多,这个过程不仅考验摄影记者的体力,更是考验内心和意志力。

  南方都市报谭庆驹

  “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为之动容”

  抗“疫”期间,谭庆驹“驻守”在协和西院,在收治病情最危重的病人的ICU病房记录每一位白衣天使。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勇敢走进“红区”,记录疫情下武汉病房中最真实、最感人的瞬间。

F:\佳能稿子\2\谭.jpg

  谭庆驹,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200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媒体成为摄影记者,曾经历广州抗击“非典”疫情报道,采访过青藏铁路建设、2005年珠峰重测,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等报道。2012年加入南方都市报后,报道过缅北克钦武装冲突、四川雅安地震、马航MH370事件、尼泊尔大地震、新加坡习马会等新闻事件

  摄影人值得信赖的抗“疫”伙伴

  我于2月21日前往武汉,去之前我知道自己肯定要进入“红区”,在器材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更方便地在“红区”内操作。我带的“主力机”是一台佳能EOS-1D X Mark II,专业的机身具备良好的防水密封性能和稳定性,“消杀”器材最方便的方式是直接把酒精和消毒液喷洒在机器上,密封过硬才能扛得住持续“考验”。

_J0I9106.jpg

  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进行抢救。谭庆驹/摄

  前期由于对相机做了包裹,又因为拍摄过程中戴着护目镜和防护面屏,通过光学取景器拍摄很不方便,于是这次我在“红区”内拍摄的大部分照片都是使用液晶屏实时取景和触摸屏选择对焦点来进行的。即使在戴着几层手套,相机被包裹的情况下,通过触控屏幕选择对焦点,拍摄起来还算比较方便。

/Volumes/未命名/2020年2-4月武汉/CF卡第一次清卡/_J0I0519.jpg

  2月23日中午,湖北武汉协和西院住院部二楼ICU,来自广医一院呼研所钟南山ICU团队的医生席寅穿着正压防护服,坐在一位35岁的危重症患者的床边,给予其鼓励。谭庆驹/摄

  每次走“红区”,“院感”护士都会帮我对器材进行严格的“消杀”。为了保险起见,回到住处后,我还会用酒精对相机进行喷洒。随着进入“红区”次数的增多,我也越发淡定,知道只要各方面防护得当就不会有问题,于是后来我干脆把一台佳能机身装上EF 24-70mm f/2.8L II USM的镜头,连同充电器一起直接放在了ICU病房里,不再包裹,每次只带储存卡进出。

/Volumes/未命名/2020年2-4月武汉/武汉协和西ICU/协和西的坚守/自选/_J0I8735.jpg

  3月27日,暴雨中,来自广东支援武汉危重症救治医疗队的医生席寅、陈维校、护士陈丽珍、刘川(从右到左)4人冒着风雨合力送一位准备上ECMO的危重症患者前往医院医技楼的CT室照颅部CT,以最终确认上ECMO的合理性。谭庆驹/摄

------本页内容已结束,喜欢请分享------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