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赶上Adobe Max发布会,iPad版在App Store悄然上线!
虽然在中国还没有正式登陆App Store,但是已经可以在美国、日本等App Store下载。预计有多少“爱奇艺”iPad可以证明“生产力工具”的名称是合理的。
AppSo 也第一次下载并试用了 for iPad。第一次开始值得吗?这份初体验报告可以给你答案。
惰性目录
iPad版本有什么?
早在 2018 年,Adobe 就宣布将推出 iPad 版本,在功能上将与全功能 PC 版本相媲美。
因此,我们还专门对比了CC的桌面版和iPad版。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iPad版和PC版的功能差距,我们对每一个重要功能都设置了五星级评价。更多,说明功能体验更接近PC版。
文件系统:★★★★
打开iPad版,第一件事当然是新建或者打开文件。
在这个页面上,您可以选择新建一个文档,或者打开一张照片,现有文件,调用相机拍照等,或者从Cloud中读取云端文件。
目前iPad版的兼容性还不错。Mac可以直接在iPad上打开PSD文件,所有文件信息和图层信息都可以完整读取。
在新建文档时,还可以快速选择之前使用或预设的画布大小和分辨率设置,方便标准绘图。
但是,iPad 版本目前不支持编辑 RAW 文件。
图层操作:★★★★
iPad版支持三种操作,分别是——
手势触摸:
苹果:
键盘快捷键:
以打开一个PSD文件为例,在使用该工具之前,我们可以对文档图层进行编辑,包括新建图层、隐藏/显示图层、高斯模糊和反演操作。
用一根手指或苹果长按选择图层,可以拖动改变图层层次;双击图层以更改图层名称。
对于特定的图层,iPad版还提供了不透明度调整、混合选项、锁定图层、删除图层、重命名图层、曝光和对比度等基本调整、复制图层、分组或合并多个选择图层等,操作几乎相同作为PC版所能达到的控制效果。
遗憾的是,目前的 iPad 版本仅支持部分快捷键操作,对于熟悉键盘快捷键操作的用户来说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移动工具:★★★★★
移动是所有工具栏中最基本的。选择鼠标箭头标记并用一根手指或苹果拖动以更改图层或组的位置。
图像转换:★★★★
选择工具栏中的变换按钮,可以对图层或组进行缩放、旋转、斜切、透视等。
选框工具:★★★
熟悉的朋友对工具按钮右下角的小三角不会感到陌生。此符号表示按钮下方有更多选项,可在 iPad 中长按进行切换。
iPad版集成了传统意义上的选框、套索、快选工具,提供了套索工具、快选工具、矩形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PC端常用的四种选择。目前不支持磁性套索工具和魔术棒工具。
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创建选区,对图片进行框选和剥离,即简单的抠图操作;您还可以执行一些图形绘制操作。
虽然有点遗憾,但 iPad 版和与选择密不可分的几个操作对齐了。点击选框工具,可以选择添加到选区、从选区减去、与选区相交、羽化设置;在绘制选区后,支持选区反转、添加遮罩、选区变换等。
刷:★★★★
我一直认为画笔是灵魂,没有画笔工具的和普通的修图app没什么区别,
单击画笔按钮可设置画笔的前景色、背景色、大小和不透明度。选择“…”还可以调整画笔的混合模式、圆度、角度、流量和平滑度。
按住画笔按钮可以更换画笔。有30种刷子可供选择,其中大部分是基本和常用的类型。暂时不支持自行导入更多画笔。
橡皮擦:★★★★★
橡皮擦和画笔的功能是相反的,但是两者的设置大致相似,这里不再赘述,基本还原了PC版的体验。
油漆桶:★★★
油漆桶可能是唯一一个在单击时没有更多选项的按钮。
选择油漆桶,在工具栏中调整前景色,然后点击图片中要着色的区域,填充封闭的图形。
长按油漆桶切换到渐变工具。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iPad版支持的渐变色设置比较简单,只支持从设置的前景色到背景色的渐变。确定颜色后,可以用手指在图像上画一条线段。
修复工具:★★★
Spot Brush 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工具。
无需定义原点,只需确定要修复的图像的位置,点击按钮调整画笔大小和硬度,点击或拖动手指在确定的位置进行内容识别和近似匹配,相当于美图秀秀的祛斑工具。
与之相反的是克隆图案工具,它适用于远处越来越大的图案副本。确定取样原点后,可以通过涂抹的方式在另一区域摩擦图案。
裁剪工具:★★
这个功能几乎在所有的照片编辑软件中都可以看到,同样的操作在iOS和iPad OS系统的照片编辑器中也有使用。
在要保留的图像上拖动一个框进行选择,拖动边缘手柄或角手柄调整大小,旋转底部的角度尺来旋转图像,并将框内区域保留为最终图像。
卧式工具:★★★
或许是为了配合 iPad 版本的推出,Adobe 还为 Adobe Cloud App for iOS/版本带来了数千种新字体。
以前,为 iOS / 安装字体非常困难,这次更新会有所帮助。
免费安装 Cloud 应用程序后,用户可获得 1,300 种免费字体, Cloud 付费用户可获得 17,000 种字体。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下载后,就可以立即使用横排文字工具,非常方便。
遗憾的是, Cloud 应用程序主要以西方字体为主,目前还没有多少中文字体。不过,据 AppSo 称,包括方正字体库在内的多家字体供应商已经在与苹果就字体订阅合作进行谈判。
▲ 创意云应用
字体问题解决了,但相比PC版,专门针对字距调整、行距、垂直缩放等,iPad版还是缺少很多细致的处理选项。
图片工具:★★★
多图级联是经典操作,导入图片是关键步骤。
点击图片工具后,可以选择从相册、文件夹、图库中导入图片ipad图标是固定大小吗,也可以选择直接用设备相机拍摄。新添加的图像会自己变成一个图层,可以单独处理。
吸管工具:★★★★★
通常在取色时,我们会使用吸管工具来取色。一次只能绘制一种类型。绘制一个点周围三个像素的平均颜色。绘制完成后替换为前景色,可用于后续操作。
导出文件:★
点击右上角的导出符号,可以选择导出为PNG、JPEG、PSD、TIFF等几种常用格式。不支持导出为 GIF、BMP、PDF 等 – 这还不够。
同步到云端:★★★★★
进入 iPad for 后,会要求您先登录 Cloud 才能使用。
如果您购买了港版Adobe Cloud中国摄影计划,也意味着当您在iPad上操作时,您的文档可以通过Cloud云存储平台无缝连接到PC版CC()。
iPad版本有什么问题?
如果你是重度用户,看完上面对iPad版基本功能的介绍,你的脑海里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
笔在哪里?
事实上,iPad版并没有“笔”工具。不仅没有笔,滤镜、自定义画笔库、矢量绘图、色彩空间、图层样式和蒙版创建等核心功能都缺失了。
据彭博社报道,这是 Adobe 为了不推迟 iPad 版本而做出的妥协。在后续的更新中,会一一添加多个功能。
对于很多创意工作者来说,钢笔等核心功能必不可少——滤镜让图片拥有不同的颜色,钢笔工具让矢量图和抠图操作更方便,智能对象让图片更生动……
没有这些好用的工具,iPad版无疑会掉色不少。
但是一想到它从1990年发布到现在已经将近30年了,迭代了30多次,PC版上的功能逐年增加,它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强大工具。一次移植到iPad上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们应该给 Adobe 多一点时间和耐心。
毕竟 iPad 版非常好用。相信经过多轮更新,一定能应付繁重的任务。
那么,如何订阅 iPad 版本呢?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订阅iPad版。
目前,iPad版、Adobe Cloud等应用尚未在全国应用商店上线。至于其他地区的 App Store,Adobe 提供了两种支付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Adobe Cloud中国摄影计划不支持云同步,因此无法同步使用iPad版。在其他地区订阅的 Adobe Cloud 摄影计划可以通过同步帐户来使用。
目前港版的 Adobe Cloud 摄影计划是更方便实惠的版本。订阅价格为744元/年,62元/月,包括三个软件,20GB云存储空间。对摄影师来说很划算。
如果你是主创,可以考虑单独订阅iPad版。
设计师如何评价 iPad 版?
最后,我们还招聘了公司的设计师和插画师。他们是重度用户,更能体会到 iPad 版和 PC 版的功能差异。
这是他们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不得不说的:
昨晚画到凌晨三点的插画小姐:
一般来说,不是特别有用。
由于没有矢量图绘制功能,画线的精度不够高。
防误触也不是很好。用苹果画的时候,线条很容易晃动,很容易画错、误触。
工作之余,对填色和配色的需求不大,所以如果用来日常涂鸦,功能就足够了。
正在考虑要不要用 iPad Pro 代替平板的设计师小哥:
无法导入画笔有点痛苦,但幸运的是默认画笔勉强够用。
刚入门,还有很多不习惯的东西,尤其是快捷键,不习惯。
平时画画就够了,但如果用来赚钱,可能只够50%的工作……目前我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
白发的平面设计师和摄影师:
以生产力工具的标准来看,这个版本的 PS 还是比较弱的。
触摸屏+苹果不是很容易操作,功能还不够齐全。与iPad版Lr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当然,使用图片什么的会更方便。如果支持鼠标和快捷键的话ipad图标是固定大小吗,会比苹果方便。更方便。
对扁平狗不是很友好,画插图也相对够用。最后,操作界面没有全中文差评……
总的来说,目前的 iPad 版本还处于“不是很有用”的阶段,作为生产力工具还缺乏热情。
不过,万事开头难,后续iPad版的更新推出还是值得期待的。毕竟,以最低的一套入门级 iPad 的成本,就能流畅使用,是移动办公的不错替代品。
但对于想要在 iPad 上使用全功能的朋友来说,通过 macOS + iPad 的随附 () 功能可能是目前更好的选择。
*本文由刘令格、肖钦鹏共同完成,图片由梁梦林拍摄。
文章来源:http://www.toutiao.com/a6755646977507066376/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