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苹果TWS耳机市场重要事件盘点(1)_光明网

在 2016 年发布的 7 系列上,苹果切断了 3.5mm 耳机接口,发布了第一代。在苹果的推动下,取消3.5mm耳机孔逐渐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趋势。在此背景下,使用更方便、佩戴更舒适的TWS耳机发展迅速。1.29 亿。

经过几年的发展,TWS耳机行业逐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但2021年的TWS耳机行业略显平淡,不仅缺乏重量级的产品,更没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新功能。年内,厂商更注重产品功能的提升,将部分技术下放,以达到巩固其他产品线发展的目的。

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一下2021年TWS耳机市场,看看去年TWS耳机行业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并探讨相关技术特点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盘点2021年TWS耳机市场重要事件

去年TWS耳机市场发生了很多大事。一些重要产品的发布和厂商的新布局,都在影响着TWS耳机的发展和市场格局的形成。

1.为进一步抢占市场,苹果发布3

苹果的产品线更新一直比较佛系,没有特别的固定时间模式。有的两年没有更新,有的自发布后就没有更新,也影响了销量。市场研究机构公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TWS耳机出货量数据显示,苹果TWS耳机销量依然第一,但出货量同比下降33.7%。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iphone最新款耳机,苹果在去年第四季度带来了期待已久的 3。

作为一款时隔两年才更新的产品,三代迎来了从外观到功能的全新升级。3的外观就像拔掉了软插头的Pro,在功能上加入了空间音频和IPX4防水。对于上一代产品,3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至少让用户能够清晰的感知到产品的外观。功能变化。

点评:在产品线上,苹果沿用了iPad的升级策略,将旗舰产品的部分技术和功能下放,但保持一定的升级跨度,从而在不同产品之间形成核心代差。最核心的降噪功能。苹果的升级意图也很明显,主要是通过起售价更低的3来推广空间音频,让这种特殊的聆听体验能够感染更多的用户,从而增加产品的粘性。

在市场层面,3的推出也是对挑战者的强烈回应。近年来,很多厂商采取多产品策略冲击TWS耳机市场,每年发布三款左右的新品吸引消费者,而苹果的反应非常直接,以空间音频的差异化体验回击其他厂商. 天风证券苹果分析师郭明錤曾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好于预期”。显然iphone最新款耳机,其中有 3 个被记入了贷方。

2.另辟蹊径,华为发布冲击高端女性市场

过去一段时间,TWS耳机市场相对平淡。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和供应链的成熟,TWS耳机呈现出产品同质化的趋势,大部分产品在体验上难以察觉明显差异。也很近。去年11月发布的华为,以全新的设计为TWS耳机市场增添了一些新的活力。

华为的外观类似于口红,但华为并没有因为外观而忽视耳机的硬件和功能。产品采用14.3mm超大动圈发声单元,支持半开放式主动降噪技术,半入耳式耳机也可以进行降噪。

点评:华为的产品定位可谓“辣鸡”,绕过竞争激烈的高端TWS降噪耳机市场,选择瞄准对耳机功能知之甚少、更在意的高端女性用户设计和工艺。

一个行业的成熟,往往会催生出很多面向细分领域的产品。过去,TWS耳机更多地延伸到了游戏领域。华为的到来,给了其他厂商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它提醒其他厂商,TWS耳机的设计可以更加多样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设计变更是提高产品溢价的重要途径。升级硬件的老路,不敢抬高价格冲向高端。

3.TWS耳机市场出货量仍在上升,但增速放缓

在经历了2016-2019年TWS耳机行业的高速增长期后,今年TWS耳机的出货量虽然还在上升,但增速有所放缓。报告显示,2021年二、三季度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增速仅为1.3%和6.4%,与此前两位数增速相比。它已经慢了很多。第三季度,不仅苹果TWS耳机出货量下滑,就连以性价比着称的小米也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21.3%)。

点评:市场增速放缓表明TWS耳机行业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饱和,用户对TWS耳机的购买需求正在减少。笔者认为,TWS耳机市场增速放缓只是暂时的,但为了刺激用户购买新品,供应链和厂商都需要拿出新技术、新设计,即TWS耳机市场的增速也是周期性的。随着技术等方面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变化。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TWS耳机的销量,不少厂商纷纷推出起价更低的产品,进一步降低了TWS耳机的购买门槛。报告指出,2021年TWS耳机批发价预计将比2020年降低19%。实际上,TWS耳机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类似。市场增速放缓后,会有向下普及的过程,才会真正触及行业天花板。

4.新老品牌入局,TWS耳机行业越来越热闹

2021年的TWS耳机行业格外热闹。除了手机厂商,音响行业的新老品牌不断进入市场,让消费者有更多的产品可供选择。2021年初,英国老牌音响品牌带来了旗下首款TWS耳机Mode II,采用仿皮工艺打造,彰显产品独特性。

一加联合创始人裴宇正式离开一加后,他创办的科技公司发布的第一款产品ear(1)也是TWS耳机。ear(1)的特别之处在于耳机手柄充电盒采用透明设计,大大增强了产品的科技感。

点评:如前所述,TWS耳机已经呈现出产品同质化的趋势,因此新老品牌在入局时往往会在设计上下功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TWS耳机行业日趋热闹的背后,可能存在着行业调整的危机。随着主流手机厂商推出更多不同价位的产品,用户可能更倾向于基于“生态”因素因为选择同一品牌的TWS耳机,在马太效应下,新厂商还需要在产品体验和体验上下功夫。差异化。毕竟对于科技数码产品来说,最终还是要靠体验来留住用户。

5.一匹黑马出现,boAt全球TWS耳机市场排名第四

就在很多用户认为全球TWS耳机市场已经企稳之际,boAt带着黑马迅速崛起,证明了TWS耳机市场依然充满着无限可能。

今年第三季度,来自印度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boAt增速达到225.5%,单季度出货量280万台,位居全球第四,仅次于小米4.9亿台。boAt的快速发展与其平价产品战略有关。大部分产品集中在30-250元之间,符合当地用户对低价位TWS耳机的需求。

点评:boAt的快速崛起表明TWS耳机在部分新兴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对于国产TWS耳机品牌来说,主动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是打破销售瓶颈的好办法。

在笔者看来,TWS耳机并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这给了很多品牌进入市场的机会。在一些新兴市场,厂商争夺的不是产品设计和技术含量,而是品牌管理和分销渠道。和售后支持。boAt的兴起并非偶然。随着其在当地市场供销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博阿特完全有可能在2022年冲上全球TWS耳机销量第三的位置。

2021年TWS耳机技术特点

TWS耳机与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非常相似,核心是科技驱动的用户体验提升。但是,TWS耳机与其他产品不同。受限于内部可用空间,TWS耳机行业非常重视供应链技术或厂商自研技术的升级。

2021年TWS耳机市场将走“科技普及”路线,将一些独创的“高冷”技术下放至更多产品线,让更多用户享受科技升级带来的新乐趣和使用体验。方便。

1.计算声学开始普及

过去,普通耳机就像是一个声音传输单元,只负责传输和播放声音。但由于TWS耳机搭载了具有一定算力的芯片,并配合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元器件,这样的TWS耳机相比传统蓝牙耳机,在功能和体验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空间感等功能已开发音频和 360 度音效。

空间音频原本是 Apple Pro 和 Max 的专属功能,但在 2021 年苹果将其下放至 3,这直接推动了空间音频功能的普及。在安卓端,小米也在去年第三季度带来了自家的空间音频功能。主要支持的设备是“小米真无线降噪耳机3 Pro”。空间音频的实现原理与苹果类似。陀螺仪的软硬件协调。

除了空间音效,360度音效也逐渐开始出现在高端TWS耳机上。三星 Buds Pro 上的 360 度环绕声采用杜比头部追踪技术,该技术使用传感器跟踪用户头部的运动并定位声音的方向。与空间音频类似,它增强了用户的临场感。

笔者认为,空间音效和360度音效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后期”特点。比如Pro一开始没有空间音频功能,后来苹果随后推送的耳机和iOS 14的新固件中加入了空间音频的支持。. 也就是说,部分搭载了相应芯片和传感器的TWS耳机,后期有升级空间音频或360度环绕声的可能。这部分主要依靠厂商算法的改进和第三方软件厂商的适配。笔者还预计,2022年会有更多厂商推送空间音频的更新固件,但主要面向中高端TWS耳机。

2.无线充电和防水功能“沉”到百元TWS耳机市场

对于很多TWS耳机的用户来说,无线充电和防水是一个“甜蜜点”的功能,一般没有必要,但在某些场景需要的时候,无线充电和防水可以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过去,无线充电和防水是一些TWS耳机的标配,这是中高端TWS耳机与低价产品的主要功能区别。不过,在2021年的TWS耳机市场,无线充电和防水功能已经开始“下沉”。笔者打听后得知,部分百元TWS耳机已经支持Qi无线充电或IPX5防水标准,如QCY、倍思等厂商的几款产品,其中一些第三方TWS耳机厂商比较热衷在低价产品线上推广这两个功能。

个人认为,无线充电和防水在低价TWS耳机市场的普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供应链的成熟降低了无线充电模组的成本,一些厂商也在尝试通过冲动平均成本。

另一方面,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TWS市场CR3率将达到43%,前三名厂商均为手机品牌。同时,2021年TWS耳机市场仍以低价位产品为主。在TWS耳机领域影响力较弱的第三方厂商为了生存,只能走囤货或降价之路。

3.多设备互联是大势所趋

在易用性方面,多设备互联应该是TWS耳机相对于传统有线耳机的主要优势之一。TWS耳机虽然没有线缆,但只能与设备一对一使用。如果要切换播放设备需要重新断开。部分厂商优化了TWS耳机的重连步骤,但用户仍需主动点击连接,无法实现无感串连体验。

更特别的是苹果。在生态和H1芯片的加持下,可以无缝连接不同的苹果设备,无需手动切换蓝牙。其他品牌的 TWS 耳机也将在 2021 年开始普及类似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非 TWS 耳机在连接更多设备时只能同时连接两个设备,例如手机和电脑,您仍然需要手动连接开关。

其他品牌的TWS耳机在多设备互联能力方面不如苹果,但优势在于方案实施成本低,有利于低价产品线的推广。在笔者看来,除了苹果之外,其他品牌的TWS耳机要想实现更多设备的无感连接,不仅要解决软件生态,还要研发兼顾到的主控芯片性能和电池寿命。

苹果H1芯片基于7纳米工艺,有外媒称H1的性能接近4的A4芯片。其他厂商使用的主控芯片大多采用几十纳米的工艺技术。该工艺被认为是“先进工艺”,许多芯片仍在使用40nm+工艺。使用蓝牙主控芯片的产品很多,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尖端的工艺芯片。但在计算声学和多设备互联的趋势下,基于尖端制造工艺的旗舰主控芯片仍然是高端TWS耳机的必需品。

TWS耳机行业2022年展望

2021年TWS耳机市场有很多新变化,行业黑马出现,各种新技术普及。一些新老品牌的进入,也为新一年的TWS耳机市场增色不少。接下来,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展望2022年的TWS耳机市场。

1.越来越多的TWS耳机将个性化

在 TWS 耳机发展初期,主流 TWS 耳机的配色多为黑色、白色和灰色。未来虽然有一些新的配色,但主流产品的设计和配色方面并没有太多突破。华为、小米、vivo和OPPO是四大。以厂商的主流旗舰TWS耳机为例。主打配色依旧是黑白,而苹果则更加简约,坚持使用白色。

随着市场的成熟,更多厂商可能会在TWS耳机上采用新设计、新配色。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个性化设计的TWS耳机。不过对于主流厂商来说,在设计TWS耳机的时候还是会保持一定的克制。毕竟,耳机是戴在耳朵上的产品。过于个性化或夸张的设计难以满足主流用户群体的审美,色彩饱和度低。莫兰迪色更受主流厂商欢迎。

不过主流厂商可以开发新的产品线,比如华为,只针对高端女性用户。对于其他中小TWS厂商来说,品牌没有太多约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2.低价TWS降噪耳机将更受欢迎

2021年TWS降噪耳机的主流品牌已经来到了两三百价位区间,主要代表的是红米,主打性价比。对于普通的TWS耳机用户来说,降噪的感受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他们更换新TWS耳机的主要动机之一。

除了红米之外,还有一些厂商将TWS降噪耳机的价格降到了200元左右。比如QCY产品,按照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2021年TWS降噪耳机可能会来到百元区间。现阶段,其实TWS耳机在低价位能做的改变并不多,除了多端互联和降噪。笔者认为,TWS耳机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部分厂商不得不考虑降低成本。降噪技术,2022年百元TWS降噪耳机的发展,或将由第三方耳机厂商主导。

3.国产手机厂商TWS耳机高端化发展

关注TWS耳机行业的用户应该能感觉到,一些国产手机品牌推出的TWS耳机产品价格越来越贵。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了华为,小米、OPPO等厂商也推出了自己的旗舰TWS耳机产品,将价格提升至600元+价位区间,部分起售价接近1000元。

此前曾发布高端TWS耳机的OPPO,将在2022年有旗舰产品亮相。据OPPO音频事业部负责人刘宝介绍,到36氪,2021年OPPO无线耳机全球销量将突破1000万部,并且将在年后发布一款以音质黑科技为主要卖点的旗舰产品。

国内手机厂商发布旗舰TWS耳机价格较高,主要是高端硬件生态发展,市场增速放缓。一是高端TWS耳机市场长期由苹果主导,国内手机厂商也在关注这个利润更高的市场。不仅如此,一些老牌音频耳机厂商凭借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调音积累,推出了高价位的TWS耳机。抢占高端TWS耳机市场。考虑到高端TWS耳机和高端手机的硬件生态,以及代表高利润的高端TWS耳机市场,一些国内手机厂商对高端TWS耳机市场发起冲击。

二是国内TWS耳机出货量增速放缓。厂商为了避免被困在低价产品范围内,只能选择开发高端的TWS耳机。旭日大数据2021年TWS新机价格分布数据显示,500元以下TWS耳机占比57%,500元以上TWS新机占比43%,这意味着很多厂商都在力争中高端的TWS产品,热衷于推出价格更高的产品。可以预见,2022年,更多国产手机厂商将发布旗舰TWS耳机,增加高价位产品在总产品中的份额。

写在最后

TWS耳机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而发展。总的来说,目前TWS耳机行业仍处于上升阶段,但竞争的加剧使得厂商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第三方中小厂商为了生存,选择押注低端TWS耳机市场,间接推动了无线通信。随着充电、降噪等技术的下放,国内主流手机厂商都在增加旗舰产品的技术含量,本质上是“科技普惠”。

如果问2022年TWS耳机行业会是什么样子?可能类似于2016年后的智能手机行业,主流厂商不断攻城略地,中小厂商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白牌或山寨厂商逐渐退出主流市场。

文章来源:http://k.sina.com.cn/article_6192937794_17120bb4202001r0aa.html

------本页内容已结束,喜欢请分享------

感谢您的来访,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